北京时间2月28日,江苏足球俱乐部官宣停止所属各球队的运营,同时在更大范围内期待社会有识之士和企业与之洽谈后续发展事宜。从去年获得队史首座中超冠军至今,不过短短三个多月时日,而江苏苏宁却沦落至无人接管的地步。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桃花扇》以高楼喻写明末兴亡,而苏宁队作为中超新科状元的陨落又何尝不是整个中国足球的悲哀呢?

资金链断裂亏损严重,苏宁只想尽快脱手俱乐部的运营,球员的工资发放尚且都是问题,遑论梯队善后。至少目前看来,苏宁方面不会主动为梯队孩子联系出路,这意味着其中不少小球员可能面临无球可踢的情况,甚至是直接提前退役。如此一来,我们最担忧的事情还是要发生了:中国足球果真没有令人失望,又双叒叕一次滑天下之大稽。

但凡对中国足球有所了解的人都深知,在中国貌似火爆的球市下,掩藏着完全搬不上台面的足球人口比例。坐拥庞大的人口基数,却鲜有家长甘愿培养孩子走上足球道路,这背后不是没有原因的。足球人口稀缺除了兴趣不足以外,更重要在于中国职业足球的恶劣环境。中超豪门的薪资待遇虽然令人艳羡,但联赛内部也不乏各种欠薪甚至破产的丑闻——从天津天海宣布解散退出中超到江苏苏宁停止运营,一年之内两支中超球队寿终正寝,其中一支还是冠军球队。站在家长的角度,试问中国足球凭什么让我们相信孩子从事职业足球的光明前景?

众所周知,踢球与摄影一样烧钱,把一个热爱足球的孩子从业余送上职业道路需要花费的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从购买装备到找教练、打通门路,家底不厚连青训营都进不去,遑论出人头地。在通往职业的道路上,足球少年们不是一步一个坎儿,而是一步一个钱眼儿。当工薪阶层的家庭实在不能砸锅卖铁自断双臂去帮孩子追逐一个看不清未来的未来时,他们唯有选择半途而废。对这些孩子来说,安安稳稳当个体育教师就是最好的归宿了。他们会在看国足比赛时一边骂娘一边怨娘,幻想着如果当初家里多个百八十万,现在自己指不定比武磊还风光。至于最坏的情况,苏宁已经为我们展示得淋漓尽致:老板撂挑子了,球队没人管了,家长付出的财力和心力以及孩子付出的努力全部付诸东流。

退一万步来说,纵使我们能够提高足球人口,又会遇到另一道屏障,那就是中国式教育。而青训即是教育的一部分,这点毋庸置疑。至少目前看来,中国依然没有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思路,体育只是孩子功课不济时的一个备胎。尽管近年来足球已经走进校园,但中小学的足球教育依然流于形式,而受困于场地问题,有条件的学校也只能勉强支持学生们开展五人制足球。放眼各大足校,中国各年龄段青少年球员的年均比赛场次也相对较少,小球员缺乏在高水平竞赛中出场锻炼的机会,这同样是中国青训的短板之一。

青训二字,可以轻似羽翼,也可以重如千斤。对于足球弱国而言,青训,有时就像在墓园里寻找生机。在国足糟糕成绩的刺激下,归化工作倒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它毕竟只是短期内迅速提高成绩的一种手段,唯有青训才是保证中国足球良性发展的长久之计。中国足球是一场宏大的资本游戏,金元为它披上华服,而华服之下却爬满了虱子。唯有踏踏实实潜心经营,中国足球将来才有可能收获自己的青训果实。

 

文:江暖